她叫霜,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小小的,很爱笑的脸上带着两个小酒窝的女孩子。
高中毕业后,我们没再联系。她去了东北读大学,偶尔看她在朋友圈里发一些校园生活,或者自己的自拍,照片里的她剪了短发,长时间不见,她成熟了许多。
过年回家,是一个表姑偶然提起,问我有没有和她联系过,我说没有。
表姑说,这女孩子,不怎么和大人交流,或许和我们这些同学才有些话说,这孩子辛苦,现在没了父亲,还在上大学,生活费用一类的,总得自己来。表姑语气显得沉闷感慨。
多久没联系了,竟然发生了这样不好的事。
他的父亲,因为一场事故,不幸去世了。
我对她家庭的印象,单亲家庭,从小没了母亲,上小学时他家在街上摆摊买豆腐。
这场事故真的与她的名字相印,使原本单亲的她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。
但是这个名字又似乎并不适合她,从小失去母亲的她仿佛比别的孩子更加要强,在教室里一个人能扛起一大桶桶装水,和同学们因矛盾争吵也绝不退让。
但他的生活很细腻,喜欢穿稍艳的衣服,扎高高的马尾,喜欢凑在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。
她走路不会低着头,不会戴帽子,不会贴墙走路,她爱笑,脸上两个酒窝如花儿一般灿烂。
小时候的她和我们都一样,开心的时候就笑,难过的时候就哭。
上初中时我们在一起谈论过以后想要的生活,她说她想要读一个好一点的高中,考一个差不多的大学。
我最近的一次见她,是在高中的补习班里,她是理科,我是文科。那天天气很热,她穿着整洁的连衣裙,递给我喝刚买的鲜西瓜汁。她对人永远这样温暖。
后来我很少关注她,只是偶尔看见她发的一些动态,一些日常生活的照片,照片里的她充满活力,完全不像遭受过家庭变故。
或许习惯了失去的日子,所以再有一次,也不觉得有什么。
最近看她的动态,有许多的自拍,染了板栗色的头发,偶尔和同学一起出去玩,也去幼儿园看小朋友玩儿。
她的空间里最显眼的一句话,独立,坚强,温暖,努力,爱,这才是一个女孩子应该成为的样子。
她正在成长为这样的女孩子。
他的生活充满残缺,但是她却把残缺活成了一种美。
拜伦说,悲观的人虽生犹死,乐观的人永生不老。
无论去哪儿,什么天气,都带上自己的阳光。和霜一样。